票价多变服务参差:二手票务平台到底靠不靠谱?
目前正逢演出旺季。随着演出市场的繁荣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,演出票务经营模式愈发多样,二手票务平台成为重要的购票渠道。然而,虚假宣传、抬高票价等违法违规票务经营行为也时有发生,损害了消费者权益。
二手票务平台的“花式操作”
二手票务平台也就是非官方票务交易平台。据了解,二手票务平台自称汇聚主办方、各级票务公司和个人闲置等票源,票品由卖家自行定价和供应,平台本身不对票品定价。
记者网上浏览多个二手票务平台后发现,票价有涨有落,热门演出大多加价随意,并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。以2018德云社“师徒父子相声大典”演出为例,原价780元的票价格不变,但原价280元席位的票平台标价却高达980元。再比如,安徽网友“亚亚”在某二手票务平台花1640元购入两张原价680元的歌星王力宏演唱会门票,刚付完款却发现票价降了300元。
本来就比其他平台贵,价格还说变就变,真令人生气。
很多人对此仍持怀疑态度,但是平台上大多写有“真票保障”“出票保障”的标语。记者按照网上的电话打通了西安绿风票务的电话,店家称自己的票是真的,出自景区。
商家:我们上面都有写着呢,原价是多少钱,还有折扣价。我们都是折扣价,没有原价。我们这个少几十块钱。
记者:我买到之后怎么验票?
商家:我们会给你发一个取票信息,然后给你验票。
记者:那这个票源是从哪来的?
商家:这个肯定是景区的票啊。
另外一家做只做《印象西湖》演出票的店家,这样打消记者的疑虑:
您放心好了,我们家都是五年的老店了,而且我们家评论是最多的。电子票您直接到自助取票机上输入订单号取票就可以了。
消费者遭遇维权难题
据消费者反映,有的平台售后服务差,存在购票后不发货、被临时退票、退票及更改手续繁琐、要用户承担退票费用等问题,不少人大老远跑到了现场才被告知无票,选择权和公平交易的权利受到损害。
消费者张先生说,自己所看的演出,票大多都从网上购买,自己购买的时候还是比较谨慎的。
比较热门的票或是想要特殊座位时还是通过网络、手机去购买,因为比较方便。再有就是,大的剧团或者是有影响力的剧,就是要提前买早鸟票。实在是想看但是没有票的,或者是想要特殊座位或日期的话,还是通过第三方渠道,价格高是肯定的。买的时候也会筛选一些可信度比较高的店家或者当面交易,还是比较谨慎的。但是一些加价太离谱的就放弃了。
河海大学法学院教授刘惠明表示,部分二手票务平台票源混乱,缺乏验票的环节和手段,甚至可能有职业“黄牛”参与其中。
部分平台的角色定位不清。是票务销售代理商,还是中介居间或卖家?其义务和责任界定不清。平台隐瞒票源信息,损害了用户的消费知情权。
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认为,除了利益驱动,监管治理措施难到位也是造成二手票务平台混乱的原因之一。这些问题涉及多个管理部门,涵盖多个不同的法律法规,平台、人员的流动性强,涉及人数众多且取证困难。
在平台上买东西,平台必须得告诉消费者店家的真实名称、地址、联系方式。如果告知消费者了,出现纠纷之后,消费者找店家维权。如果不告知消费者,没有尽到义务,那平台就先行赔付,这个都是有规定的。
另外,李斌特别提醒,消费者要有防范意识,对缺乏信用的二手票务平台,要慎之又慎。在通过第三方支付时务必小心,发现权益受到侵害时积极维权。